党中央,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发展工业互联网作出重要指示,2017年提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,两次为相关产业活动致贺信,强调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,智慧社会建设,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,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“十四五”规划对工业互联网做出明确部署,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四年要求发展工业互联网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,国务院决策部署,会同相关部门印发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,明确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。为了更准确理解工业互联网的情况,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产业界系统梳理了工业互联网相关内容,开通了工业互联网系列科普问答栏目。
问:工业互联网有哪些典型应用模式?
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了一批新模式,新业态孕育兴起,提质,增效,降本,绿色,安全发展成效显著,初步形成了平台化设计,xpj化制造,网络化协同,个性化定制,服务化延伸,数字化管理六大类典型应用模式。
平台化设计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,汇聚人员,算法,模型,任务等设计资源,实现高水平高效率的轻量化设计,并行设计,敏捷设计,交互设计和基于模型的设计,变革传统设计方式,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。
xpj化制造是互联网,大数据,人工xpj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加速创新应用,实现材料,设备,产品等生产要素与用户之间的在线连接和实时交互,逐步实现机器代替人生产,xpj化代表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。
网络化协同是通过跨部门,跨层级,跨企业的数据互通和业务互联,推动供应链上的企业和合作伙伴共享客户,订单,设计,生产,经营等各类信息资源,实现网络化的协同设计,协同生产,协同服务,进而促进资源共享,能力交易以及业务优化配置。
个性化定制是面向消费者个性化需求,通过客户需求准确获取和分析,敏捷产品开发设计,柔性xpj生产,精准交付服务等,实现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深度参与,是以低成本,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大批量生产实现产品个性化设计,生产,销售及服务的一种制造服务模式。
服务化延伸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,指的是企业从原有制造业务向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,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“制造+服务”转型,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“产品+服务”转变,具体包括设备健康管理,产品远程运维,设备融资租赁,分享制造,互联网金融等。
数字化管理是企业通过打通核心数据链,贯通生产制造全场景,全过程,基于数据的广泛汇聚,集成优化和价值挖掘,优化,创新乃至重塑企业战略决策,产品研发,生产制造,经营管理,市场服务等业务活动,构建数据驱动的高效运营管理新模式。
来源: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